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被视为中小微企业成长中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对此,东莞银监分局要求,接下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实现“三保障”,即贷款规模优先保障、人员投入优先保障、激励措施优先保障。要毫不动摇地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助其又快又好发展。
现状: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仍大
“现在我们筹资的方式就是通过亲戚朋友借贷”,东莞哈一代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森林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在固定资产抵押方面的条件不符合银行要求,肖森林干脆没有向银行贷款。为了筹集资金,肖森林只能通过亲戚朋友借贷,弥补资金空缺。
与肖森林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东莞鸿里工艺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中小企业,他们也在为融资担忧。公司总经理周志波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资金缺口在200万至300万元之间,为了让资金运转顺利,只能让公司慢慢发展,逐步积累资金。”
东莞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缺口是不争的事实。据银监分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东莞中小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约16000笔,最终获得贷款约14500笔。尽管按贷款申请笔数计算的贷款满足率约为90%,但成功贷款企业数量与东莞市中小企业的急需融资总数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业内人士则指出,小企业融资难,难就难在绝大多数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缺少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缺少规范的内部财务记录,缺少相对完整的授信评价信息。
应对: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力挺中小微企业
记者从上周举行的中小微企业政策专题研讨会上获悉,东莞市近期将出台《东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办法》,从加大财政支持、落实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等多方面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事实上,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2011年,中央和银监会分别出台“国九条”和《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等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今年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由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同日,省政府出台《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56条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
而在去年10月份,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东莞市正式推出新版“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工业企业贷款支持计划、直接债务融资支持计划、组建再担保公司、鼓励金融创新四部分,从今年开始实施,时间为一年。
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实现“三保障”
东莞银监分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方式仍是抵押土地、厂房等。但近年来,东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在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不断加快创新步伐。
据统计,截至2011年,辖区内有16家银行机构共推出35种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产品,诸如推出机械设备按揭贷款业务、物业租赁收入账户质押担保业务等特色产品,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部分地区集群生产型企业等的融资需求,也降低了融资门槛。
东莞银监分局表示,接下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实现“三保障”,即贷款规模优先保障、人员投入优先保障、激励措施优先保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业务新模式,并建立科学的信贷激励机制,形成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前中后台的贯穿型管理和支持机制,建立高效运转的金融服务渠道,创造银企“双赢”的良好局面。(记者 罗志君 见习记者 陈晓鑫)
来源:东莞日报